
秋季早晚温差大,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容易感冒多病,而对于正在坐月子的妈妈来说更是一种挑战。昼夜温差大,稍不留心就容易引发一些疾病的症状,所以新妈们在坐月子期间最好不要出门,同时也要注意一些坐月子的事项。
1.适当滋补
秋季适合进补滋阴的食物,以免秋燥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,梨水和银耳汤等食物就是很好的补品。需要注意的是,很多产妇在产后为了补血,会大量吃红枣或是阿胶、动物肝脏等食物,这些食物不能多吃,否则会影响产妇的食欲,影响其他营养要素的吸收。
2.注意防风
秋季风大且频率高,早晨和晚间温度都较低,在给房间通风的时候的时候也要注意防风。产后妈妈要想通风,最好选择无风、阳光充足的天气打开窗户。不能因为要防风,就不把窗户打开透气,这样会导致细菌和病原体滋生,感染疾病。在通风的时候要注意,新妈妈和宝宝要避开风口,床不要靠近窗户和窗口。
3.注意室温和湿度
秋天干燥而且风多。生产后的妈妈身体较为虚弱,所以要注意避免在通风处长时间逗留。如果有风,可以适当开一扇窗通风,如果风太大,那就不要再开窗了。
适度的空气湿度对人体的舒适度很重要。尤其是宝宝,在秋季干燥的环境中,宝宝的皮肤很容易受到伤害,所以室内保持适当的湿度很重要。
4.洗澡水温要适宜
秋季坐月子的妈妈要注意洗澡要选择淋浴,避免坐浴。并且,最好提前打开浴霸等取暖设备,水温也要保持在37摄氏度,时间也不要过长,5-10分钟即可。产后妈妈务必要避免接触冷水,漱口时也要选择温水。
5.防止产后抑郁
秋季活动范围小,加之产妇身体、心理和角色转换等方面不适应,月子里常常会出现一些负面心理。
秋天的气候较为复杂,时冷时热,早晚冷、中午热,普通人都很容易生病,对坐月子的妈妈亦是挑战。所以新妈妈们在坐秋月子的时候还是不能放松,该注意的事项都要做好,坐好月子才能更好的照顾宝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