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乳性黄疸真的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吗?

2020/09/09
大部分宝宝在出生后皮肤都会逐渐发黄,这个在医学上称之为黄疸。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,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粘膜的黄染。引起它的因素很多,其中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,是因母乳引起的,近些年随着母乳喂养的增多,母乳性黄疸也随之增加,到底母乳性黄疸该不该继续母乳喂养呢?
首先我们要判断新生儿黄疸是否为母乳性。在排除其他因素之后,停止母乳喂养数天, 胆红素水平迅速下降, 如果再继续母乳喂养, 胆红素浓度又回升上去,此时便可明确为母乳性黄疸。
有些妈妈只要一出现母乳性黄疸,就马上停止母乳喂养。其实只要黄疸的程度不严重,胆红素水平未超过正常范围,宝宝也没有不适表现,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的。但如果黄疸很严重,胆红素浓度高过正常水平,也会有引起脑损伤的风险,此时就要停止母乳喂养同时进行治疗了。
更多推荐内容
More Recommendations